Thursday, November 19, 2015

[畫] 發出訊號


今天這一則不是要宣傳募款,而是要透過一個正在募款的活動,跟各位分享我對台灣建國的思考轉變。

首先,我很肯定議誌這陣子的募款活動,也就是「向國際大聲說出:我們是台灣人!募資計畫」。

我在馬習會後畫了《最盡責的中華民國民選總統》,裡頭提到:
台澎如果不想被當伴手禮送出去,記得:
對國際社會發出足夠強度的聲音,說我們想要獨立自主,不想要再跟 Republic of China 糾纏不清。
議誌正在做的事情,正是我所期望的方法(之一)。


但議誌在用詞上不甚精確,這一點已經有網友(包括我)向他們反應 ,他們也已經改過一些用詞(但我個人認為還不夠明確)。

看到議誌在用詞上遇到的狀況,我不禁回想起自己這幾年來在相關問題上的思想轉變。我想把它分享在這裡,給各位參考或批評。

還沒離家時,我是跟著家人一起罵民進黨的,因為他們亂、他們沒格、他們沒水準… 在離家之後的求學時期,適逢台灣網路初興,漸漸地從網路上接觸到各種課本沒教的事情。還記得我知道 228 這樣一件恐怖的大事件,竟然就發生在不久前的數十年,而數十年後的整個社會看起來卻似乎不曾有過這樣的歷史,當時心理受到極大的衝擊,也開始對中國國民黨產生反感與戒心。

在開始反國民黨後,對於「台獨」這件事的理解大概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另外我依稀記得當時的自己,對於 Chinese Taipei 的 Chinese,還有 Republic of China 的 China 很有意見。當時認為既然台灣不屬於中國,那麼就不應該在國號裡有 China 字樣。但當時如果有人說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我應該是會跳出來反駁的。

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認同方面沒有明顯的改變,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急於讓台灣能夠「獨立」,所以還會「想空想縫( siūnn-khang-siūnn-phāng)」要替「中華民國」解套,例如想說讓國民黨放棄青天白日旗,或是把中華民國的英文改成 Republic of Chunghua 之類的蠢方法。

近幾年比較記得住的「退化」,是 2012 年蔡英文選總統的時候。當時應該也是很急,也可能是輸怕了,所以完全處在一種「只要能贏什麼都好」的弱勢心理狀態,也完全不敢批蔡英文的主張,或是根本就沒想過要批評她的主張。

還記得當時蔡英文說出「中華民國是最大公約數」、據稱吸引到淺藍選票時,我心裡的驚嘆與佩服(不誇張,真的是這樣)。甚至我在看到她有一張辦公桌上同時有中華民國旗與民進黨旗的照片時,心裡還暗自叫好。

這一切思想上的退化,是一直到這一兩年接觸解殖獨派(如果這個詞不精確或有所偏差,請不吝指正)之後,自我解毒到某個時刻才猛然察覺的。

那種感覺就像做了一個夢,黑色的、不知不覺的、無魂有體…

然後這一兩年我所呈現出來的,有的在作品裡就能看出轉變。

首先最明顯的是「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分別。在去年 318 後的創作,我其實還沒意識到自己一直以「台灣」代替應該是指涉「中華民國」的角色。例如《不乖就打的國家暴力》裡頭,那個代表國家暴力的暴警頭盔上寫的是「GOV. TW」,數個月後才進入另一個理解層次,才發現那個「GOV. TW」錯得有多離譜。(放心,在書裡頭的早就改成 ROC 了~ :-p

分清楚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差異後,很多事情突然變得清晰。那時候我以為這樣就是全部了,然而事實證明我還是太自大。

忘了是什麼契機,讓我理解到「獨立」跟「建國」又有所不同。前者是從某個母國裡獨立出來,後者則是建立一個國家(很像廢話對不對?但這在我的腦袋裡扮演著重要的思考轉換)。要建立一個國家的前一步,不見得是「獨立」,這在更之前的我是不能理解的。

當時我還沒搞懂「獨立」跟「自決」的差異,只記得我開始避開使用「獨立」一詞,只講「建國」,或者合併成「獨立建國」。

然後一直到最近,我才突然又懂了為什麼要講「自決」,然後終於我可以腦口一致地講出「自決建國」。這個理解,才終於讓我把N年以前就知道的台澎戰後地位相關的資訊連結起來,也才終於能夠理解到為什麼「台灣不是要從中華民國裡頭獨立出來」。

剛剛提到的「最近」是多近呢?答案連我自己都不相信:就是馬習會之後。各位再看一次我一開始貼的那段話,我用的是「獨立自主」,而不是「自決建國」。現在如果我再寫一次,一定是「自決建國」,而不是模糊不清的「獨立自主」。

至於「自治」,則是在思考原獨的過程中,察覺到自治一詞的涵義。

回到議誌這次募資活動的用詞問題(我有夠厚話…)。從我得到的訊息來猜測,議誌裡頭的人就跟更早之前的我類似,明知道台灣必須成為一個正常國家,而且它不會是中華民國,但對於「獨立」「自決」「自治」這些用語,還無法消化成為自己的東西。

但我想這是會轉變成功的。

寫了這麼多,希望對一些朋友有所助益。

至於要不要贊助議誌這次的募資?就請各位自行判斷決定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