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一則只是趣味一下,可是本人生性容易亂聯想,所以在還在腦袋裡構圖的時候,就已經想到親子教養方面去了。
不過免緊張,這篇沒有要長篇大論,只是要聊一些些「不打罵」的自身經驗。
先前在《[畫] 不懂》裡提過,個人認為打罵教育的問題之一,就是「非常容易造成親子間不必要的誤會跟傷害」。
這一點我自己就有多次的親身經驗。
Jummy 現在還末滿三歲,可是我們已經有很多次差點誤會他。
有時候要他做某事,但他還在進行另一件事情。這時候跟他「下指令」,他很可能完全沒反應。如果是採取傳統的觀念,可能會直接認定這小子很皮,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裡。然後,輕則加大音量威脅或開罵,重則「給予合理的體罰」。
但因為不打罵這個大前提(其實已經差不多要內化成自然習慣了),我們只好再次「下指令」,然後開始找方式跟他溝通。
最後我們發現,他有可能是太專心所以真的沒聽到,但更多時候是因為他還沒完成手邊的事情,所以他有聽到「新指令」,但他要等眼前的事情告一個段落再來處理「新指令」。早些時候他可能還不太會講,所以經常就是沒有回應。現在因為比較會講話,也可能平時有稍微引導他,所以就會回說等一下之類的。
於是呢?他真的會在手邊事情告一個段落之後,回應大人先前的新指令。當然,有時候還是要囉嗦幾次才ok,但幾乎都不用太久。
其他類型的誤會,還包括「無心但乍看之下很沒禮貌的動作」,或是「其實有委屈但乍看之下很任性的情緒反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誤會,如果是會打會罵的家庭,多半就是以「大人生氣、小孩委屈、事情永遠不會水落石出」為結局。
(結果還是有點落落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